主题词:公立医院

三明激荡公立医院下一步改革模式

2014-07-03 中国医药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公立医院改革在医改进行的近5年时间内,成效并不是很明显。虽然试点地区的试点医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还没有涉及到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问题。

  7月2日,公立医院改革在医改进行的近5年时间内,成效并不是很明显。虽然试点地区的试点医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还没有涉及到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问题。

  而三明市的公立医院改革,在经过三年之后,效果却斐然,通过真正的三医联动,快刀切断医院、医生的趋利动力,同时调动医生的积极性,降低了老百姓的医疗费用。三年的成效,目前正悄然激荡着公立医院下一步的改革模式。

  “三明市公立医院改革综合性强,体制机制有创新,关键环节有突破,打出了组合拳,产生了叠加效应。三明市公立医院改革具有借鉴和推广意义。”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司长在6月13日举行的“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座谈会”上表示。

  三明医改

  医改前,三明的医疗并不乐观。三明市财政局副局长张煊华在昨日表示,由于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承担办医责任不明确、不到位,导致公立医院背离了公益性、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长期靠卖药、卖耗材和大检查、大化验来创收,百姓看病负担年年加重,反应强烈。

  2008年,三明市22家县级以上医院医疗费用支出8.56亿元,2009年9.88亿元、增长15.42%,到2011年为16.90亿元、增长48%,且医保基金收不抵支。

  “职工医保基金2010年亏损14396.52万元,2011年本应亏损20835万元,因财政无力兜底,基金累计欠付医院的医药费1748.64万元。且医患关系紧张,伤医事件时有发生。”张煊华说。

  正是因为这种种的现实,三明市2012年2月正式启动了公立医院改革。以2013年2月全市22家(含4家地市级医院和18家县级公立医院)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含器械、耗材)加成为新台阶,各项医改向纵深推进。

  为此,三明可谓下了苦功,建机制、堵浪费、调结构、增效益,打出组合拳,突出顶层设计,对全市县级以上公立医院(22家)在分配机制、补偿机制、考评机制、药品采购、医院管理、基金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改革。

  “改革必然涉及利益调整,这句话随处可见。那么,其隐含的逻辑就是,政策、策略和措施真正涉及到利益调整,才能算是改革。从三明医改切入点及其效果分析,它确实是医药卫生流通领域和服务环节(包括服务提供方和服务需求方)的利益调整,而且利益调整的力度在当今中国无出其右者。”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应亚珍表示。

  对药品动“真刀”

  三明市公立医院改革,之所以能够让人难以望其项背,仅仅是因为它动了真刀,而不再是思考到底如何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

  如何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如何进行药品差价的财政补贴等问题,三明用行之有效的措施,环环相扣地完成了公立医院的综合改革。

  对于改革,最为关注的便是“利益”二字,如何让各种正当的权益得到维护,这样的改革才能进行到底。

  “三明医改的结果是,人民群众成为改革红利的最大受益者,革掉了药品流通领域和医疗服务环节的不正当利益。这就是改革价值所在。实现这一价值的主要措施和途径在于对药品流通领域动了‘真刀子’。”应亚珍表示。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