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医疗设备

我国高端医疗设备被跨国公司垄断

2014-06-30 中国医药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国家卫计委日前启动优秀国产医疗设备遴选工作,这是我国第一次针对国产医疗设备进行公开遴选,并形成优秀产品目录,将为今后全国卫生计生机构配置医疗设备提供参考。

  国家卫计委日前启动优秀国产医疗设备遴选工作,这是我国第一次针对国产医疗设备进行公开遴选,并形成优秀产品目录,将为今后全国卫生计生机构配置医疗设备提供参考。

  一直以来,我国高端医疗设备逾七成被跨国公司垄断,国产设备比例不足10%。在业界看来,此次遴选犹如吹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一股“春风”,不仅能促进国内设备质量的提升,缓解“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而且有望改变外资品牌独大的市场格局。

  跨国公司垄断高端市场

  长期以来,我国高端医疗设备领域有一个“GPS神话”——— 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核磁共振)、PET—CT(分子影像)等技术高度密集设备,几乎被通用电气(GeneralElectric)、飞利浦(Philips)、西门子(Siemens)三家跨国企业垄断,这三家公司的英文首字母恰巧组合为“GPS”。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此前公布的2012年CT与MR设备市场规模分析结果显示,西门子医疗在CT和MR设备市场占有率名列第一,其与美国通用电器(GE)、荷兰飞利浦分食了中国高端医疗设备市场超过70%的份额。

  “单纯从三甲医院来看,国产高端医疗设备所占的比例相当低,还不足10%。”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兼董秘陈坚表示。

  而在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联影”)总裁兼MR事业部CEO张强看来,在高端医疗设备市场上,属于中国自己的高端医疗设备公司的缺席,直接导致了高端医疗设备在中国的销售价格和维修价格高居不下,这也是中国人“看病贵、看病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张强表示:“由于GPS在高端医疗设备全球市场上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在定价上也就具备绝对的控制权。同样一台1.5T核磁共振,在美国售价为75万美元,在中国市场却高达1200万元人民币(相当于192万美元)。”

  据了解,像PET-CT检查这种应用于肿瘤、大脑和心脏等领域重大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的项目,在北京部分三甲医院全身检查的价格高达12000元,在上海部分三甲医院的价格也在7000元左右。由于检查费用不在基本医疗保险(放心保)报销范围内,不菲的价格让很多患者望而却步。

  而国产高端医疗设备与国外同类型同水平的设备相比,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能低40%~50%。陈坚表示,“国产高端医疗设备加速国产化,能有效降低医疗设备的采购成本,如果国产设备能够在市场上站得住,国外品牌的价格就会降低,至少降三分之一。”

  令人欣慰的是,上海联影在三年内自主研发生产了覆盖影像诊断和治疗全过程的高端医疗产品,包括CT、MR和PET—CT等。“外国的竞争对手们没有想到,联影三年能研发出来高端医疗设备。”张强说。

  “以前北京一台PET-CT,国外竞争对手的报价是1500万元,现在一听说联影产品出来了要参加竞标,报价直接降到了千万元以下。”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没有联影的产品出现,国外几百万的“价格水分”怎么能被挤掉。

  然而,由于诸多原因,目前国产高端医疗设备依然很难进入高端市场。陈坚认为,企业最需要的是市场扶持,而高端医疗设备的市场就是医院,但目前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都比较热衷于进口设备的采购,市场格局已经形成,对后来者形成很大屏障。

  首次遴选国产设备

  习近平总书记5月23日在视察上海联影时表示,医疗设备是现代医疗业发展的必备手段,现在一些高端医疗设备基层买不起、老百姓用不起,要加快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进程,降低成本,推动民族品牌企业不断发展。

  3天后,5月26日晚间,国家卫计委启动首批国产医疗设备遴选。遴选将以符合临床需要、产品质量优良、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等为标准,遴选后形成优秀产品目录,并逐步建立医疗设备应用科学评估体系,为全国卫生计生机构配置医疗设备提供参考。

  据了解,此次遴选标准包含主要技术参数、专家评价和企业基本情况三部分,总分不低于80分即可入选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目录。其中,企业基本情况虽然只占20%的权重,但公司规模、销售量、市场保有量、财务状况和售后服务等将成为重要量化指标。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技术评估部曾凯表示:“目前高精尖医疗设备、大型医疗设备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遴选工作将推进国产医疗设备的发展与应用。”

  在业界人士看来,这一遴选将有可能彻底改变国内医疗器械领域外资品牌一家独大的局面,而且由于其评选标准中企业规模等基本参数占比20%,因此对国内大型医疗器械企业将较为有利。

  对于国家卫计委选择数字化X线机、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3种基本医疗设备为第一批遴选品目,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副主任刘清君认为,此举说明在上述领域国产医疗设备已经具备一定技术水平,可以逐渐取代国外进口产品。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国际合作部副主任徐珊表示,过去国内市场中,所占份额较大的国产医疗器械主要以一些小型、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为主,比如温度计、一次性注射器等。现在状况已有所进步,出现了不少中端产品,比如监护仪、心脏支架等,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较高,而部分国产高端设备所占市场份额也在呈逐年上升趋势。

  陈坚认为,“未来在这方面国家应对大型医院高端设备采购的国产比例有一个说法,在设备与国外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应该优先采购国产设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据中国医药物资协会今年年初发布的“2013年中国医药行业年度发展状况蓝皮书”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规模已经超过17万家。其中,90%左右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是年收入在一两千万以内的生产技术含量较低的中小企业;而能生产电子监护设备、CT等拥有自主品牌的高技术含量产品且收入规模过5亿元的企业并不多,这意味着遴选过程中企业间的竞争将会很激烈。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