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医疗改革

新医改:探索中国式解决之道

2012-03-15 中国医药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我国的医疗改革现在到了非常艰难的时期,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人的医疗需求,另一方面还要量力而行。

  我国的医疗改革现在到了非常艰难的时期,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人的医疗需求,另一方面还要量力而行。在今年两会上,代表们热议医改,为继续探索这一世界性难题中国式的解决办法建言献策。

  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滕卫平代表建议,用“开源节流”的办法来解决看病贵问题。“开源”就是做大做强医疗保险制度,逐年提高医疗保险的封顶线。为此,要加大政府投入,逐年提高企业和个人医疗保险的缴纳标准,并用商业医疗保险接续基本医疗保险体系。“节流”就是加强医疗保险的第三方监管,建立医疗保险基金的监督机制,杜绝过度检查和过度治疗问题。

  孙袁代表建议,国家尽快创造条件实行新农合省级统筹和省际间的统筹,以解决流动人口、农民工、退休人员的异地就医问题。

  刘华代表说,居民健康卡集新农合卡、医疗就诊卡于一身,是实现医疗跨机构、跨地区互联互通、共享资源、业务协同的“金钥匙”,可以成为全国通用的居民“健康身份证”。目前,居民健康卡只是在试点城市首发,受益人群有限,卡的作用也没有能完全体现出来。建议中央财政加大投入力度,安排专项资金,尽快把国家级、省级、市级信息平台建立起来,尽早实现全国互联互通;将居民健康卡与医保卡合一。

  推进大病保障

  雷添良代表说,把重性精神病纳入8类大病保障范围符合现实情况。目前,我国重性精神病患者达1000万人以上,而每10万人中不足2名精神科医生,建议建立我国精神病患者救助监护体系。

  尹传贵代表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全面推开8类大病保障、将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之外,还应增加脑出血和小儿癫痫。

  姚晓英代表建议,大病统筹再适当增加一些如儿童自闭症和易出现病痛折磨的病症。

  王江滨代表说,我国目前实施的大病统筹医疗保障模式减轻了城乡居民因患大病而住院的经济负担,但是尚未处理好“预防”与“治病”的关系。他建议,一是将对大病干预的医疗保障模式向前推进,加强对多发病常见病干预的财政补助,在基层医院对未曾因大病住院报销的患者进行免费体检,从中筛查出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且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配合医保补助资金,对其进行及时的干预和治疗,阻断其向大病进展的可能,最终使医疗保障制度进入良性循环,切实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完善基本药物制度

  郭玉芬建议,建立完善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将目前307种基本药物扩大到800种左右,以满足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需要。同时,对基本药物实行专卖,取消流通环节,由国家通过招标方式确定有实力的企业生产基本药物,然后药物由生产企业直接进入医院,彻底解决药价过高、以药养医的问题。

  王晓琳代表建议,在全国推广全部基本药物在药交所挂牌采购,财政给予适当的补偿政策,鼓励企业生产常用药、必需用药,逐步克服以药养医的弊端。

  针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存在的药商多、药价高等问题,曹书杰代表建议尽快制定药品专卖法,对药品生产、定价、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加以规范。刘顺妮代表建议,要实行基本药物目录的价格管理的创新,要建立价格平台,药商公开出厂价,实行阳光药价。

  调动医务工作者积极性

  康凤英、李雪芹代表认为,实行医药分开,药费可以下降,但医生待遇和护理费用不能下降。现在一级护理的费用一天仅为9元,医生的待遇也不高,这不利于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也不利于稳定医护队伍。

  郑继伟代表建议,在制定医务人员绩效工资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及医生个体间较大的差异性,以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加快推进医疗纠纷处理专项立法,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法律依据,不断改善医患关系。

  刘忠军代表说,医患关系的彻底解决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探索和努力。要探索建立和完善独立于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第三方调解机制。应该注重提高人民调解的专业化水平,聘请一些有医学专业水平的人员参加调解,做到既维护患者权益,也不会因为处理不当而挫伤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贾伟平代表说,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除要增加规模外,还应在调结构、促转型方面多做工作。建议盘活现有医疗资源,提高利用率,如把就诊较少的医院改成康复医院,做好慢性病护理和临终关怀,满足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

  汪春兰代表说,要加强基层社区医院、中心医院建设,建立基层医院一体化托管机制,建立健全不同等级医院的医疗定位转诊机制。要高度关注大医院盲目扩张、举债过重问题。

  冯虹代表建议,建立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有效对接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让大医院的人才、设备等资源要素真正下到基层。

  武广华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办医,加快形成对外开放的多元办医格局,建议尽快制定相应政策,放开医疗市场,让民间资本、社会资金进入,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下实行有序竞争。

  加强人才培养

  吕帆代表说,当前医疗需求矛盾正在拉大,根本原因在于城市和乡村医疗水平差距很大。解决医疗水平不同质问题,关键要重视加强基层和农村医疗人才培养,特别要重点培养面向农村和社区的全科医师。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建议推行五年制医科毕业生加三年住院医师培训的做法,落实相应政策待遇,健全相关配套保障体系,采取面向基层定向培养的方式,吸引优秀人才。

  张秀娟代表建议,要加快医护人才培养,尤其是全科医生的培养,农村特别需要全科医生。建议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医科毕业生到县乡医疗机构工作。

  何梅、黄启彬代表说,要加大对贫困山区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重视解决欠发达地区医务人员待遇偏低、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

  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冯新柱代表说,针对当前中医药文化的群众基础逐渐削弱、宣传教育缺失、传承出现断层、声誉降低等现状,要普及中医药知识,提高中医药文化影响力;要加大政策扶持,加快发展中医药产业;要挖掘中医药文化资源,做好保护、传承和开发工作;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快中医药保护立法工作,推动中医药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周有财代表说,现在由于法制不健全,农民无序采摘,很多中药材品种变成稀缺资源。建议国家加大对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力度。同时,加大投入,支持中药材基地建设,加快中药现代化进程,解决药材资源枯竭,满足市场需要。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