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医药

跨国药企抢占中国医药市场

2008-07-15 中国医药投资网
 
    最新的中国医院用药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在华外资医药公司市场份额更迭频繁,前三强的位置变化不小。数据证实,拜耳医药保健在今年一季度首次成为在华外资企业的领头羊,去年排第一的阿斯利康紧随其后,全球制药老大辉瑞制药在中国市场多年保持的第三的位置依然没变。
 
    分析人士指出,近几年中国医药市场的频繁调整对在华外资企业市场布局造成了一定影响,一些更适应中国市场环境的公司更容易获得好的业绩。
 
    2007年,与行业平均增幅相比,跨国制药公司的业绩都实现了更大幅度的增长,多数达到30%以上,有些甚至达到了40%。跨国制药企业终于迎来在华业务的黄金时期。2007年,跨国药企在华业绩几乎全线飘红。而今年一季度的数据显示,在医院用药领域,排名前五位的外资企业增长率都高达30%以上,排名前三的拜耳医药保健、阿斯利康和辉瑞制药的增长率都在35%以上。
 
    支撑这些外资企业在华业绩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随着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不断完善以及市场规则逐步和国际接轨,跨国公司普遍加快了在华新药上市的步伐,争先恐后在华上市新药,有的甚至是全球同步上市。康德表示,拜耳将在今后5年在华上市20个新药,仅2008年就将上市4个新药。
 
    二是销售队伍得以快速扩充,在华销售网络不断完善。据悉,礼来中国区员工人数在近3年翻了一番,2008年仍将继续扩充销售队伍,销售人数的增加将扩大现有的市场范围。
 
    不过上述因素只能保持整个外资企业群落以高于中国医药市场增长水平的速度向前推进,要想在整个外资企业排名中靠前,就要在新药之外另想办法了。
 
    近5年的中国医院用药数据显示,尽管在近几年,主要跨国制药企业在华都保持了高增长态势,但其位次排名则呈现出较大起伏。2005年之前的前三强分别为辉瑞制药、阿斯利康和罗氏,而近年来增长比较迅速的则是拜耳和赛诺菲安万特,拜耳从2005年的第五一举成为现在的领头羊,五年前排名前十强之外的赛诺菲安万特则在今年升至第五。
 
    广州医药界一位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发展较快的几家外资企业在华均采取了更为适合中国市场的销售战略,比如注重普药销售,而有些固执的执行国外新药销售理念的公司显然有所落后。
 
    在这方面,拜耳公司的行动最为迅速,在本月初刚刚成功收购东盛“白加黑”后,拜耳医药中国区总裁康德就表示,拜耳OTC业务要做到中国前三强。同时,拜耳也开始在低端市场上有所行动。2007年9月,卫生部与拜耳医药保健共同发起了“走进西部”万名县级医院医生培训项目,将在5年内对甘肃、陕西、江西和海南等11个省的332个贫困县的超过1万名医生进行培训。拜耳医药中国区总裁康德曾表示,拜耳希望通过强大的普药业务、特殊治疗业务布局第三终端市场。
 
    诺华中国区总裁李振福也曾表示,其市场策略也将相应有所调整,而这一调整是指从以前几乎完全只针对大医院开展业务,相应地部分转向社区医院和农村市场。最近,有关辉瑞在华合资和收购的传闻亦不绝于耳。
 
    目前有数家外资企业正在进行大规模战略调整,人员变动频繁,调整的原因只有一条,那就是希望能更加适应中国市场。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