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中药 药

甘肃定西拟成“中国药都”

2009-08-17 中国医药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近年来,定西市委、市政府依据全市中药材的道地 ” 地产特性和种植规模优势、适宜仓储优势、加工增值优势和区位市场优势,明确提出将定西打造成 “ 中国药都 ” 并把中药材确定为战略主导产业力促发展,推动中药材基本完成了产业聚集和规模扩张的历史性跨越,开始步入规范化种植、规模化贮藏、精深化加工、市场化营销的发展阶段。

     全市注册 “ 道地 ” 优势地产中药材地理标志 4 个、品牌商标 40 多个,当归 GAP 基地已于 2005 年获得认证。甘肃扶正药业公司以外地黄芪为主要原料生产的贞芪扶正系列产品享誉全国,不只成为 “ 陇货精品 ” 而且被国家确定为 “ 中药维护品种 ” 和原产地认证产品。岷海药业生产的岷州牌 ” 浓缩当归丸,被收载为国家标准。渭源兴华公司所产 “ 德林牌 ” 归芪扶正胶囊获卫生部保健食品证书。

     定西自古就以 “ 千年药乡 ” 著称,全国 “ 道地 ” 优势地产中药材的重要主产区之一,岷县、陇西、渭源又是中国当归之乡、黄芪之乡和党参之乡。据《汉代医简》居延汉简》敦煌汉简》和《名医别录》等文献记载,定西所辖岷县生产的当归入药已有 1700 多年历史,世称 “ 岷归 ” 中药配方中有 “ 十药九归 ” 十方九用 ” 之说,素有 “ 岷归甲中华 ” 和 “ 中国妇科人参 ” 之美誉。陇西等地生产的黄芪,以其根条粗大、质坚而绵、粉性足、药用成份含量高而成为芪中精品,梁代大药学家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载:黄芪第一出陇西,色黄白,味甜美,今亦难及 ” 渭河发源地 — 渭源被誉为 “ 党参故里 ” 所产白条党参,因其体胖梢长,皮肉坚实,品质优良而闻名远近。全市中药材不只种植历史悠久,而且资源十分丰富,共有各类中药材品种资源 313 种。全国统一普查的 363 个主要品种中,定西就有 135 种,占 37.2% 常用的 130 多个品种中,定西就有 97 种,占 75% 左右。

     定西之所以成为 “ 千年药乡 ” 和 “ 道地 ” 优势地产中药材重要主产区之一,由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铸就的全市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海拔 1420 3941 米,气候的垂直性、水平性特征都十分明显。这里属温带半湿润 — 半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 350 600 毫米,年无霜期 120 160 天,年平均气温 7 ℃ ,大气、水质、土壤又无污染。这些特殊的地形地理条件、气候资源和多样性生态环境,与中药材自身的生物学特性相吻合,适宜 “ 道地 ” 和地产优势中药材的生长发育,更为开发绿色中药材产品提供了先决条件。

     近年来,定西市委、市政府依据全市中药材的道地 ” 地产特性和种植规模优势、适宜仓储优势、加工增值优势和区位市场优势,明确提出将定西打造成 “ 中国药都 ” 并把中药材确定为战略主导产业力促发展,推动中药材基本完成了产业聚集和规模扩张的历史性跨越,开始步入规范化种植、规模化贮藏、精深化加工、市场化营销的发展阶段。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一并稳定在 110 万亩,占全省的 49% 全国的 8% 其中当归 25.8 万亩、党参 31.5 万亩、黄(红)芪 26.3 万亩,分别占全省的 73.6% 70% 和 65.2% 全国的 60% 20% 和 40% 中药材总产量 16.5 万吨,占全省的 39.7% 全国的 4% 中药材产业总产值 15 亿元,已成为农民增收、新兴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一是良种繁育推广步伐不时加快。

     依托科研单位和中药材科技园区,胜利选育出当归、黄芪、党参三大中药材新品系 7 个,并通过省级效果鉴定,选育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当归新品种(系)示范种植已占到 40% 黄芪、党参新品种(系)示范种植均占到 50% 生产中发挥了显著增产作用。筛选和胜利驯化出防风、羌活、独活、丹参等 30 多个适宜全市不同生态区种植的品种,并试验研究了 10 多个品种的综合配套技术,建立示范种植基地 50 多个 5600 亩,对丰富当地中药材品种资源、有效抗御市场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技术创新步伐不时加快。

     市县与国内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临时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集中人财物进行联合攻关,目前共实施国家、省、市科研项目 22 项,完成新技术研发 10 项并通过省级鉴定、应用到生产环节。定西还与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共同组建了中药研发联合实验室,中药材栽培土壤重金属及农药残留检测分析、主栽中药材原药有害残留测定、当归及黄芪多糖提取、当归及黄芪指纹图谱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试验工作,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效果。依托扶正药业公司成立了甘肃省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出了贞芪扶正胶囊、中成药颗粒剂等系列产品。这些都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科技支撑。

     三是原药质量平安水平不时提高。

     组织专家制定公布中药材省级无公害质量平安规范 9 项,联合甘肃中医学院、中科院兰州分院等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研制出当归、黄(红)芪、党参等符合 GAP 种植规范的操作规程( SOP 5 个。今年全市共建立中药材无公害规范化基地 56.7 万亩,规范化示范基地 34 万亩,其中 GAP 示范基地 30.2 万亩,并在全市形成了以岷县为主的当归、陇西为主的黄(红)芪、渭源为主的党参 3 个特色优势种植带。

     四是市场交易规模不时扩大。

     全市已建成陇西文峰、首阳和岷县 “ 当归城 ” 等 6 个大中型中药材专业市场,年交易中药材 27.6 万吨,交易额 19.4 亿元,其中陇西文峰、首阳两大市场年交易量 18 万吨,交易额 10 亿多元,成为仅次于安徽亳州的全国第二大中药材专业批发交易市场以及南方大宗中药材的价格形成中心。定西冷凉干燥的气候资源条件还催生了仓储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南药北贮 ” 地域优势,涌现出了一批以陇西惠森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仓储企业,全市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已达 10 万多吨。

     五是加工带动能力不时增强。

     全市现有较大规模的中药材加工企业 78 家,其中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10 家, 2008 年实际加工中药材 7.51 万吨,占中药材总产量的 46.2 % 加工产值 7.4 亿元,产品已发展到中药饮片、中药半成品(规范提取物)中成药、保健品、美容化妆品等多个系列。还有 17 家加工企业通过国家 GMP 认证,年内又有 10 家企业实现 GMP 认证达标。甘肃扶正、岷海、众友等已发展为省内外有影响的重要制药企业,年实现产值近 2 亿元。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