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

新医改能否唤回“廉价老药”

2009-04-14 中国医药投资网
 

    近日,有消息称,本月底前公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将会有不少受百姓欢迎的“廉价老药”入选,委实让人眼前一亮。但笔者觉得,“廉价老药”重新返市,关键要有企业开足马力来生产,否则,即便基本药物目录中有,患者也不一定用得上。

    近年来,由于利润低,很多廉价药品正从市场上慢慢消失,日益“沉睡”。曾有媒体报道:上海一名六岁的孩子因缺药而命悬一线,而其所缺“救命药”不过是一种十几年前普遍应用于临床、每支只有2元钱的“廉价老药”——复方新诺明。可是病人家属、医生四处寻找,都买不到这种廉价药,最后还是借助网络的力量,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才在江苏兴化的一家药店里找到。类似这种“急寻廉价救命药”的事件,近年来在全国已发生过多起。

    面对“廉价老药”纷纷退市,我们把板子仅仅打向停产“廉价老药”的药厂,显然有失公允。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的生存之道,也是它们的权利。在这些“廉价老药”利润极低、甚至亏本的背景下,指望市场化的企业充当救死扶伤的“活雷锋”显然不合现实。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经济”,它自身也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局限性,有时候更需要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及时出手。

    最为关键的是,政府要用优惠的公共政策来扶持药企。具体来讲,国家要建立“廉价老药”储备制度。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建立起这样的制度,比如,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由政府指定一些药品厂家生产,然后在税收、资金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保证这类药品的稳定生存。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