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中药

中药材涨价成事实 中成药不敢提价

2008-07-15 中国医药投资网
 
    按照惯例,入夏后中药材易生虫霉变,需封仓养护,生产企业也已基本完成全年原料采购计划,中药材总体购销量显著下降,药价也应平稳,但今年中药材却仍然涨声一片。从目前情况看,中药材普涨的趋势近期内不会改变。
 
    某制药公司负责人称,药材一直在涨价,一般的药材涨幅为30%~50%,很多稀缺药材涨幅高达好几倍。“如北五味子,今年每公斤从30元涨至180元。有些药材(如苁蓉)必须是野生的,由于提倡环境治理禁止采集,涨幅更大。”
 
    行业人士指出,由于药材在去年已有过连续两次普涨,今年整体价格虽有上扬,但还算平稳,只是个别药材涨价非常厉害。最明显的要数云南的田七,今年3月开始上涨,目前比去年同期上涨了70%。究其原因,主要是自2005年以来田七价格走低,去年起种植面积缩减了至少一半,加之部分经销商囤货,导致了目前的局面。“由于种植周期是3年,未来涨价的趋势还会继续。”郑浩涛分析认为。
 
    有专家表示,造成部分药材价格一路上扬的因素很多,既有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运输费用增加(包括油价上涨、震后运输路线改变)等物价上涨的大环境因素,也有市场调节的传统因素。年初南方药材产地遭遇雪灾,部分中药材严重减产,造成了供需矛盾。另外,此番涨价风波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有相似之处,有炒货嫌疑。
 
    大单药材涨价,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以中成药生产为主的中成药企。中药材涨价和人力成本的提高,使中成药生产企业成本骤增,少量品种采取了提价的方式转移压力,但大部分企业慎言提价。去年药材连续两次涨价,不少中成药产品的出厂价普遍调高。此外,由于中成药零售价属政府定价范围,企业不能自行调整。许松青谈到,现阶段中成药还没有调整零售价,生产成本的增加只能靠内部消化。
 
    据悉,中药材涨价对有国际贸易业务的中药企业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受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和国内中药材等原材料普涨等影响,不少拥有少量出口业务的中药企业目前暂停了国际贸易。但是为了维护市场,亏本也要经营。由于大单药材、煤水电等原材料大幅涨价等因素,企业成本压力剧增,但中成药不敢轻言提价,增加的成本只能由企业内部消化。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