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医药企业

白慧良:新医改或将为医药企业带来机遇

2010-01-04 中国医药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2009年是中国医改元年,也是医药行业受到影响最大的一年。医药企业无论大小,都在政策的影响下坐了一回“过山车”。2010年仍会有一系列医改配套文件陆续出台,医药行业将面临新一轮的惊涛骇浪。

  2009年是中国医改元年,也是医药行业受到影响最大的一年。医药企业无论大小,都在政策的影响下坐了一回“过山车”。2010年仍会有一系列医改配套文件陆续出台,医药行业将面临新一轮的惊涛骇浪。


 
  面对新医改的浪潮,企业是大举兴师、击鼓而攻,还是持盈守成,待政策进一步明确?
 
   “我要讲的实际上就是三句话,”白慧良开门见山:“第一,不能低估医药产业。新中国建国60年来,在医药卫生领域所取得的重大进步和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给新医改奠定了基础;第二,当前医药产业发展中面临着很多矛盾,但是必须先集中解决突出矛盾;第三,整个产业或者说每个企业应该抓住当前的机遇,促使产业健康发展。”
 
  行业影响不可低估
 
  白慧良说:“我国的医药产业为13亿人民生命健康的保障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也将越来越重要。我国的医药产业无论是历史的发展,还是这几年取得的成绩,都不应忽视。2009年是新医改元年,医药产业作为医药卫生体制深化改革的重要部分,要想实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的重大目标,医药产业起着相当重要的支撑作用。”
 
  白慧良回忆说:新中国成立的60年来,我国的医药产业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9~1979年以计划经济为主的30年。这一阶段,国家对医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计划分配。在我国当时一穷二白的状况下,这样的方式是非常有利于集中精力发展国民经济的。也正是前30年为后来的30年奠定了基础。
 
  白慧良认为,不能完全否定前30年,但更值得认真分析和总结的是改革开放以后的30年,在此期间,医药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随着改革的进程,我国政府对医药行业的管理也发生了变化,由过去政府直接投资,国家计划管理转变为国家实行政企分开,放开药品生产经营的一些限制,一批新型的股份制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生产流通领域逐步进入市场经济,经济结构呈现多元化。正是这一政策,使我国的医药供应从过去的极度匮乏发展到现在不仅完全自足,还成为世界药品的生产大国和原料药出口大国。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医药工业生产总值比1978年增长了113倍,而在同期美国增长了12.7倍,日本增加了6倍。“当然,我国的基数比较低也是个原因,但更说明改革开放给医药的蓬勃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开始下滑,但中国的医药产业仍然保持了强势的增长。白慧良说:“目前从已经收集到的2009年医药行业数据统计来看,概括起来有4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产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开始见到成效;医药自主创新步伐加快;商业流通进一步规范。国家大力整治商业贿赂初见成效。”
 
  白慧良乐观地表示:“我们现在正从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转变。中国的医药产业仍将持续快速发展,从目前分析至少还有10年的时间,才会进入到比较平稳的时期。”
 
  正视矛盾,危机亦是转机
 
   “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如果不认真解决这些矛盾,很可能出现一些更大的问题。但‘危’中有‘机’,可以说,现在医药产业进入了危机和转机并存的时期。”白慧良表示。
 
  事实上,一些问题在行业内已经呼吁多年。比如说:医药产业结构不合理,多、小、散、乱依然存在。目前国内直接从事药品生产的企业有4600多家,但缺乏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龙头企业;国内医药创新的能力薄弱;由于在市场经济体系当中很多的机制不到位,以及一些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国内药品的注册法规没有得到国际认可;流通领域中机制、体系和能力不适应发展需要等等。
 
   “但是,在这些矛盾和问题中,我感觉最突出的就是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医药行业或者是医药产业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白慧良说。准入机制弱化和标准过低,使得我国医药行业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优不胜劣不汰”。在当前医药行业高速发展的阶段,无序和非良性的竞争使医药安全存在隐患,有些企业为了生存而降低成本,甚至铤而走险丧失诚信。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政府的指导和领导下,更好地利用市场的调节作用。
 
   “这次新医改也是提升产业的很好契机。”白慧良认为,虽然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规律的体现还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缺乏透明完整的产业政策,产业管理和监管,在产业发展这方面相关的一些政策缺乏协调,有的政策对于促进行业良性发展难以起到作用。但借助新医改的有利时机,将逐步地在改革当中解决医药行业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现在,创新已成为全行业的共识。白慧良表示:“不单纯只是品种创新,包括企业的营销方式等方面也要有创新的意识。”
 
  白慧良认为,只有创新才能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面对新的形势,每个企业都要找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除了要提高创新精神外,企业还要不断地学习市场,研究竞争对手的变化,注意市场的动向,在竞争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当前,医药行业已经进入到瞬息万变的时期,医药形势变化已经由局部竞争转化为整体优势的竞争,企业必须加强政府事务的沟通,关注国家整体经济形势,及时了解政策,并要积极参与到政策的制定实施中。“国内的企业往往等政策文件下达以后才有所反应,”白慧良认为,这是国内企业不足的地方。
 
  和历史上任何一次改革一样,由于受历史的制约,这次新医改对医药产业有很多积极的因素,但还有不少深层次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需要在探索中逐步解决。医改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这次改革不仅是对医疗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同时也是对医药产业结构调整的改革,是促进医药产业整体升级的良好机遇,对医药产业从研发、生产、流通的每个环节都会产生新的影响,所以,我们不能够消极地等待,应该积极地面对。要借助新医改的东风,把医药产业做大做强,不断调整结构,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国际竞争力。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