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公立医院

五方面加强公立医院公益性

2008-08-13 中国医药投资网
 

    最近,卫生部部长陈竺、党组书记高强联合发表了“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走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改革发展道路”的署名文章。文章提出:“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突破口,建立公益目标明确、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

    在实际工作中,广大公立医疗机构一方面积极开展并落实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不计成本、不图回报;另一方面又在日常诊疗活动中,由于政府补偿不足,公立医疗机构必须在竞争中积极创收,收入归己,自行支配,导致了公益性淡化。这对矛盾是由医院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投入机制和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所造成的。

    公立医疗机构应突出公益性,这是毫无疑问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强化突出?需要改革医疗卫生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投入机制和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探索建立职责明确、权责一致、治理规范、监管有力的医院管理制度。加大政府投入,规范财务收支管理,改革以药补医政策和人事分配制度,建立有责任、有保障、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加强监督管理,改善医疗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控制医药费用,忠实为群众服务。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

    公立医院改革的前提是要明确区域卫生规划,而区域卫生规划的制定者、执行者必须是卫生行政部门,规划应该在卫生系统内部公示,可随时查阅。公立医院的院长作为被聘者,主要关心的是维护,而医院的发展应该主要由政府提出,由政府来核定床位和规模,由政府来考虑大型设备的配置,并最终由政府来筹资。只有这样,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才能得到强化。(目前,公立医疗机构要求增加床位的报告不断,我们正考虑每半年按规划审批一次)。

    加强政府主导

    公立医院是由政府或者其他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医院,举办者作为一个组织体,其对所举办医院的经营和管理通过代理人的方式来实现,但现状是政府除对院长任命,及不定期的质量、收费检查等外,其他事项一般院长说了算。近10年来,我国部分公立医院进行了法人治理模式的探索,如东阳市人民医院的董事会模式,江苏无锡市属医院的托管模式,上海瑞金医院的集团模式,上海仁济医疗管理公司模式,山东泰安中心医院国有股份合作制改革模式,香港医院管理局模式等。但不管何种模式,公立医院加强政府主导是必然的。这也是各个国家形成的共识。如何主导?个人认为要与规划互动,政府明确要求公立医院尤其大医院主要提供住院服务,及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治、医学科研教育等任务,对其建设审批上从严控制普通门诊,而对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强化提供公共卫生服务。

    完善医疗保障体制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建立一个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制度。为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解决好目前农村卫生发展滞后的问题。同时,建立一个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包括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城市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也包括农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一是改变由卫生、人事保障等多部门管理为一家管理;二是削峰填谷,走公平之路;三是从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政策。

    加大公立医疗机构投入

    目前,公立医院的收入中政府投入不到5%,加强政府对公立医院的主导,关键在于加大投入,这方面从中央到地方已出台了许多政策。当前需要政府加强对公立医疗机构的规划调控力度,凡是规划范围内的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以及人员经费需要政府为主予以落实。

    改革医院评价体系

    客观公正评价公立医院的发展情况,要求政府眼光不能仅看医院的业务收入、资产增长、职工收入等,更要看其解决的危重病人数量、出院病人均次费用、门诊病人均次费用、平均住院日、医疗服务水平、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百姓满意度等等。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