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中药

中药服用常识

2008-12-08 中国医药投资网
 

  许多中药效果有时候比西药的效果好,但中药在服用时有很多讲究,导致许多人不用,现在小编教你中药使用中的两三事。

 

  细说关于服用中药的两三事

 

  中药服法讲究多

 

  中药的不同服法,既是病情的需要,又对疗效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应当引起特别注意。

 

  首先,服用中药汤剂有温度的要求。中医将外感风寒、寒邪犯胃引起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归入寒证,就要热服药汁,在煎药时须用旺火、煎沸8分钟左右,趁热服下,达到趋赶风寒、健脾温中的目的。而用寒凉药治热性病证,如肺炎、支气管炎、风热感冒等疾病出现的口干、舌红、便秘等,宜凉服或冷服。对于一般的汤剂,如滋补类中药,温服即可。

 

  其次,服药的时间也必须根据病情和药性来定。历代临床服药的实践是,补药宜饭前服,驱虫药与泻下药宜在空腹时服,对胃肠刺激性的药物宜在饭后服,宁神安眠的药宜在睡前服。其它一般性的药物也宜在饭后服。

 

  再次,服中药还有次数的要求。如治疗呕吐或药物中毒,每次服用的药量虽然不大,但要频服。一般的中药通常可分23次,病缓者可每日早晚各服1次,病急者可每隔4小时服药一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以利顿挫病势。在应用发汗、泻下药时,要考虑病人的体质的强弱,一般以得汗、得泻为度,不宜服用过频过久。

 

  此外,内服丸剂、散剂均可用温开水吞服,加酒是为其升提宣通,用淡盐水送服是为了引药入肾。当然,中药的服法还有一些更为具体的要求,那就需要听从医生的嘱咐了。

 

  服中药除了要煎服得法、用量得当外,还要注意服药后的护理。服发汗药后即需安卧,服辛温发表药宜盖被取微汗以助之,而服辛凉发表药则不宜捂被。凡服发汗药者,只宜取得通体微汗,不可令人大汗淋漓,以防发汗太多而虚脱(尤其老年人)。若发现服药后汗不出者,可加服些热开水或热稀粥,以助药力。服发汗药后,不可即食酸味食物及冷饮。服催吐药应嘱患者束紧肚腹,服用后不即吐者,可用羽毛或手指探吐,再饮些温开水或生鸡蛋清。但如出现吐而不止者,可食些冷稀粥或饮凉开水。

 

  以上是服用中药的一般常识,给婴幼儿煎服中药时,还有一些要特别注意的事项,需遵医嘱。

 

  服中药可否加糖

 

  生活中,一些人在服中药时,常因汤剂苦口难以下咽,服用时总少不了加些糖来降低苦味。其实,加糖后的药剂在降低了苦味的同时也降低了药效。

 

  据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刘占文介绍,中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和辛、甘、酸、苦、咸五味。其中,辛能散,甘能缓,酸能收,苦能涩,咸能入肾。不同口感的中药也就具有不同的药效。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因此,对于医师所开出的苦药,就要求患者必须苦口咽下去。这是因为,中药的化学成分一般都比较复杂,一些苦味的中药都具有特殊的疗效。糖特别是红糖中多含有较多的铁、钙等元素,一旦与中药里的蛋白质和鞣质等成分结合后,就会引起化学反应,使药液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凝固变性,这样就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药效。

 

  喝中药怎样才能不苦

 

  良药苦口利于病,人人皆知。问题是,有的药实在是苦不堪言,难以喝下。有时候,有的病又不得不连服多帖,有些人真的是皱着眉头,含着眼泪吞服。中医专家总结出中药祛苦六法,可以让中药比较容易入口。

 

  一、掌握服药时间在一天24小时内,机体有两个吸收药物的“黄金时期”,一个在上午8时至10时,一个在下午2时至3时。苦味中药可在饭后上述时间内服用。

 

  二、掌握药液温度中药的服用讲究“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但苦味中药的服用可不拘泥此道。有关专家研究证实,舌头对37℃以上的温度更为敏感,因此,苦味中药汤液的温度应控制在15℃至37℃。

 

  三、掌握含、咽部位研究表明,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头的前半部,以舌尖最为突出。因此,药液入口后,最好迅速含贮于舌根部,自然咽下,也可用汤匙直接将药液送至舌根顺势咽下。

 

  四、掌握服药速度药液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觉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药的服用力求干净利落,转瞬即逝。

 

  五、服药后喝适量温开水这样既有利于胃肠道对药液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液的苦味。

 

  六、添加调味品在苦味药液中加入蜂蜜、蔗糖等,但对黄连、胆草之类,尽量少用或不用调味品。若有必要可酌配甘草、大枣之类调和。陈康温开水这样既有利于胃肠道对药液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液的苦味。

 

  中医药使你卵巢保持青春

 

  服食中药后的饮食讲究

 

  1、水肿病人忌食硬固、油、生冷等食物。

 

  2、服发汗药忌食用醋和生冷食物。

 

  3、服补药忌食用茶叶萝卜。

 

  4、热性病患者忌食辛辣香燥油炸的食物。

 

  5、阴虚阳亢、血症、时行热病、皮肤湿疮、等病人忌食辣味食物。

 

  6、红肿热痛的忌食牛羊鱼蟹等食物。

 

  7、头昏失眠性情急燥者忌食胡椒、辛辣、酒等。

 

  8、伤寒、温湿忌食油腻厚味。

 

  9、痰湿阻滞消化不良、泄泻、腹痛忌食生冷食物。

 

  10、肝阳、肝风、癫痫、过敏、抽风病人忌食发物。

 

  11、肠胃功能弱者忌食粘滑、油腻等食物。

 

  12、中药有鳖甲忌食芥菜,有荆芥时忌食水产动物,有蜂蜜忌食葱、豆腐,有灵仙忌食茶叶。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